中新网贵港9月24日电(岑记华 蒙钊钧 肖梦诗)近日,走进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的富贵园蔬菜种植示范区,只见一片片青菜长势良好、新鲜适摘,工人正在抢时节收割菜心、芥菜和小白菜,并把挑选好的蔬菜及时打包装车,运往市场上销售。
近日,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工人正在抢收蔬菜。岑记华 摄
“我们示范区占地500亩,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营,今年雨水充足,产量好,目前菜心的批发价达到2元(人民币,下同)每斤,价格稳定。下一步,我们将复种下一茬时令蔬菜,争取蔬菜种植产业大丰收。”基地负责人黄志伟说。
据黄志伟介绍,该基地所产蔬菜80%供应本地市场,其余的供应广西玉林市、钦州市等市场。基地一年可种6批蔬菜,下个月将种植生菜、菠菜、油麦菜等时令菜,确保“菜篮子”充足。
图为工人正在打包蔬菜。岑记华 摄
据悉,该示范区由广西远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投资建设,占地30多公顷,实行蔬菜生产、仓储、冷藏、配送等一体化管理,并通过大棚育苗、水肥一体化管网灌溉和全程产品质量监控等,大力发展现代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年产蔬菜约250万公斤,是贵港市的“菜篮子”工程。
图为工人正在抢种下一茬时令蔬菜。岑记华 摄
发展蔬菜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港北区武乐镇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菜篮子”保供,紧盯“稳规模、提质量、促增收”的基本目标,持续加强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全力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该镇共有4个蔬菜基地,总面积66.67公顷,年产蔬菜560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1680万元,带动就地就业300余人次,带动村民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
图为航拍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武乐镇逢宜村的富贵园蔬菜种植示范区。岑记华 摄
贵港是传统农业大市。今年上半年,贵港市大力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投入3000余万元,发展“稻-稻-菜”生产模式,支持多家规模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生产,蔬菜销售行情相对较好,种植户种植热情高涨,促进蔬菜产量稳定增长。全市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72.21万亩,产量121.15万吨,蔬菜产值23.97亿元。(完)
9月24日,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中线济南至潍坊段通车运行,标志着济青中线全线通行。沙见龙 摄
中新网济南9月24日电 (记者 沙见龙)由山东高速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中线(以下简称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24日正式通车运行,标志着济青中线全线通车。这是继济青北线、南线之后,济南、青岛两城市间又新增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可以拉动山东省会经济圈内、胶东经济圈城市发展,还将进一步助力半岛城市群协同发展。
济青高速中线开通前,济南至青岛之间有北线、南线2条高速公路通道。北线是青银高速山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3年通车,号称“山东第一路”。为缓解北线交通压力,山东在半岛南部选址,于2007年建成济青高速南线,拉动了鲁南地区发展。
但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现已改扩建后的济青北线车流量将再次饱和。随着山东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的建设,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济南、青岛两座“双子星”城市及沿途城市也需要在中部及东部加密高速路网,拉动区域发展。在此背景下,济青高速中线呼之欲出。
当天通行的济青中线济潍段,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中“射三”线,全长161.86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桥隧比高达41%。该线路建设以零碳目标为导向,打造了全国领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零碳智慧高速。
线路开通前,记者跟车体验。图为车路协同项目演示。沙见龙 摄
记者注意到,济潍段充分利用匝道圈、边坡、服务区、收费站、隧道、声屏障等建设场景,综合布局光伏发电系统,结合不同的场景应用光伏发电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直流能源网络以及环网控制技术,打通站点之间的能源传输通道,实现站点之间的能源互备,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沿线还通过合理优选树种,种植林业面积约66万平方米,提升了景观绿化工程的植物固碳能力。
智慧隧道是济青中线济潍段的亮点之一,智能巡检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工作业,实现了隧道内各类环境变化、异常事件实时监测识别、事件检测系统联动,解决隧道内人工巡检安全隐患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为隧道不降速通行提供安全保障。隧道内按照40米间距设置智能消防炮,实现火灾自动检测、火源自动定位、自动灭火,有效解决了司乘人员灭火不专业、专业消防人员赶赴现场灭火时间长的问题,为隧道火灾扑救提供了自动化运管新模式。
图为隧道内的智能防火救火系统演示。沙见龙 摄
隧道限速和收费站通行效率低是影响出行效率的两大关键因素。山东高速集团方面表示,济青中线济潍段10座隧道在国内首次应用隧道不降速通行技术,通行效率提高20%,隧道内事故发生率降低50%;全线15处收费站应用新一代云收费系统,缩短ETC交易时间。此外,济潍段通过在隧道进口、出口分别设置结构减光棚洞、镂空混凝土明洞,巧妙地利用自然光线,实现隧道进口路段环境亮度的自然明暗过渡,消除“黑洞、白洞效应”。
图为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中线济潍段沿线服务区。沙见龙 摄
在建设济青中线济潍段时,山东高速集团创新“服务区+”模式,选取东欧、中亚、南太平洋等“一带一路”10个国际特色主题风格,将相关地域的特色文化、传统美食、经典商品融入服务区的建筑设计、景观装饰、服务运营中。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济青中线分公司负责人陈科说,“在这里,司乘还可以品尝到30多种异域风味美食,购买到300多种进口商品及各国直销保税产品。”
图为航拍济青高速中线济潍段。山东高速集团 供图
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蓬勃发展,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加快推进“交能融合”,成为交通行业发展新趋势。在业内人士看来,济青高速中线建成后,济南、青岛两座城市就有了3条直连直通的“黄金通道”,通过北、中两线,山东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顺畅连通。在山东南部,济青高速南线不仅串联了两大经济圈,还纳入了鲁南经济圈。济青间3条大通道互联,“三姊妹”同发力,为区域合作提供交通保障。
“三圈的建设重点是要提升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影响力。”在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曾看来,依托交通动脉,山东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毗邻的交界城市会自动融合发展,除此之外,省会经济圈可以与胶东经济圈互补并带动鲁南经济圈的发展,在不断交流共享中提升3个区域的一体化进程,最终达到提升整个山东影响力的目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