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9月24日电 题:苏州大闸蟹“苦练内功”再出海
秋风起,蟹脚痒,又是老饕们期盼已久的大闸蟹上市时节。今年,苏州太湖大闸蟹再度“出海”,“爬上”了东南亚、中东等地消费者的餐桌。
苏州地处江南鱼米之乡,自古就以水产河鲜闻名。其中,大闸蟹更是名扬海内外。太湖作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是苏州的大闸蟹主产区之一。自1984年起,太湖水域实行围网养殖,令水产产量大为增加,也为沿湖地方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大闸蟹在内的水产品一度远销海外。
大闸蟹是苏州知名水产,有“一蟹上桌百味淡”之说。 中新社记者 钟升 摄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太湖的生态治理也受到各方的重视。2019年6月,苏州市全面完成太湖水域围网的拆除任务,太湖的围网养殖成为历史。当年,太湖大闸蟹产量呈现断崖式下跌。
苏州市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太湖退网后,沿湖区域进行了标准化大闸蟹养殖池的改造工作。标准化养殖池在还原大闸蟹自然生长环境的同时,对养殖尾水的排放严格要求,确保太湖周边环境不被破坏。这又倒逼蟹农改善养殖环境、提升养殖技术。今年,太湖大闸蟹的雌蟹、雄蟹平均规格较往年分别增加15%、10%左右。
标准化养殖池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令大闸蟹的养殖过程更加可控。 (吴中区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品质的提升,“太湖大闸蟹”的招牌也被重新擦亮。今年6月,一批大闸蟹自江苏太湖水产有限公司陆续发往阿联酋、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公司总经理高文荣告诉中新社记者,首批共有287.5公斤大闸蟹发往阿联酋迪拜,海外的总订单量约1500公斤。发货后,海外客户隔天就可收到鲜活的大闸蟹。
高文荣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太湖大闸蟹“出海”一度中断,但公司一直与海外客户保持着联系,并不断优化养殖环境、提升养殖品质。2020年,公司获得南京海关授予的“出境水生动物注册养殖场”资质,为大闸蟹再赴海外做好了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批出口至海外的,是尚未完全成熟的大闸蟹。这一时期的大闸蟹被称为“六月黄”。苏州民间有“忙归忙,勿忘六月黄”的说法,但“六月黄”向来不是苏州大闸蟹的销售重点。这也是苏州首次将“六月黄”大闸蟹销往海外。高文荣介绍,这一尝试是希望能追求产品的多元化,拉长大闸蟹的销售时间。
秋天是太湖水产丰收的季节,近期,高文荣参加了第九届广州国际渔业博览会等展会。“会上,海内外的参展商对太湖水产品的关注度都很高。”他表示,公司接下来会继续保持高质量养殖和环境保护并重,让更多太湖水产品“游上”海内外消费者的餐桌。(完)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儿童文学作家罗罗的童话新作《理查王和六颗巧克力星星》首发式日前在京举办。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纳杨、《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徐峙、本书作者罗罗及四十余名读者出席活动。
《理查王和六颗巧克力星星》讲述了戴着帽子出生的少年王理查(被人们戏称为理查王)战胜自卑、孤独,实现自我蜕变的成长故事。《理查王和六颗巧克力星星》被认为直击少年儿童成长中的痛点,是一部富有想象力且有温度的治愈童话。
《理查王和六颗巧克力星星》首发式在京举办。作家出版社供图
徐峙认为,巧克力是每个孩子童年最甜美的回忆,《理查王和六颗巧克力星星》把巧克力和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需的梦想、勇敢、智慧、快乐、力量、坚强等品质联系在一起,以充满悬念的冒险故事传递了价值,在好看的同时给人以力量。希望孩子们从书中吸取到成长的能量,打开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
葛冰在分享时表示,初看作品就感受到了浓郁的幻想色彩和生动优美的语言。科幻哲理等融入构思巧妙的故事中,使语言和故事都闪烁着生命力。小说是对生活的直接反应,好的童话作品也应是对生活的折射,罗罗的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纳杨从作品中看到了作者对当下孩子的细微观察和用心了解,认为《理查王和六颗巧克力星星》以贴近他们的形象塑造而充满了现代感。“勇敢、坚强、智慧、力量”等积极乐观的词汇贯全书,体现了作者在当代少年儿童成长中应具备的责任意识。
罗罗当日表示,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都是奇迹,希望这个童话能够给少年儿童带来成长的力量和勇气,打开属于自己的成长魔法。并在孩子的心底种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培养勇敢、快乐、力量、智慧、坚强等品质,成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收获自己丰盛的幸福人生。(完)